|
美国再出招!这些船只不准进入美国、3月17日,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新任主席路易斯·索拉(Louis Sola)表示,美国应采取“以牙还牙”的策略,对中国建造的船舶征收费用,以支持美国本土造船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FMC宣布将启动一项针对全球航运及物流瓶颈的专项调查,重点评估外国政府的法律、惯例,或悬挂外国国旗的船东及船公司的行为是否对美国航运业构成了不利条件。 FMC表示,如果调查发现某些国家在全球主要航运通道中造成了严重拥堵,可能会禁止该国注册的集装箱船进入美国港口。
FMC指出:"根据现有信息,这些阻塞点的航运限制可能已造成需要委员会慎重考虑的情况,以确定其政策并履行职责。 FMC还总结了每个关键航道堵塞的重要性和潜在威胁。
苏伊士运河:该航道承担全球10%~12%的贸易量,是全球最繁忙的航道之一。然而,它面临狭窄的宽度、单航道模式以及浅水深度等限制,还容易受天气影响,因此事故风险较高。此外,该航道还面临较高的地缘政治风险,包括巴以冲突、海盗袭击以及胡塞武装对红海商船的威胁。 巴拿马运河:尽管2016年完成扩建工程,但通航能力仍有限,无法通行超大型船舶。高需求时期拥堵问题频发,导致船舶延误和高昂的供应链干扰成本。依赖淡水资源的运营模式受干旱和降雨不稳定的影响,加剧了运河运营中断的风险。另外,巴拿马运河在地缘政治中占据重要地位,政治不稳定或运营中断可能引发全球性影响。
马六甲海峡:拥堵问题主要源于航道狭窄、恶劣天气以及频繁的船舶劫持和抢劫事件。 新加坡海峡:航运延误受航道狭窄、浅水区限制、不可预测的天气条件及严格法规的影响。 英吉利海峡:政治动态、边境管控和海关检查的复杂性加剧了拥堵,时常引发安全关切的升级。 北海航道:随着新航线的开通,该区域逐渐成为全球海运的关键阻塞点,同时俄罗斯与北约部队在该区域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使得冲突风险随之上升。 FMC呼吁相关人士在5月13日前提交书面评论,重点关注外国政府政策、法规及外籍船舶运营者对航运条件的具体影响。 |